台北有名的元宵就那幾家:仁愛圓環的九如、台大對面的台一、金山南路上的政江號;都是老字號了,每年的元宵和冬至,總是大排長龍,而我也總要去湊這麼一場熱鬧,其實不是不怕人擠,而是愛那個過節的味兒。
於是在一個始料未及的大暑天的下午請了假,跟友人吃過午飯之後拉著他們一起到九如買元宵去。畢竟經濟不景氣,沒有以前的長龍,所幸品項並沒有因此而縮水,仍是各色的口味還有小瓶的桂花滷、甜酒釀也有。
購買的流程和前年不一樣了,得先去櫃台決定好品項並且買單之後,拿著小紙條到門外排隊領取,變雖變了,一樣不便,老闆娘也還是扳著晚娘臉,彷彿來買元宵的客人是前世欠她的。除了元宵還有湯圓,價錢一樣。有女客問:「湯圓跟元宵有什麼不同?」老闆娘很不耐煩的回答:「元宵一年就賣這麼一回,湯圓一年三百六十五天,天天都有!」
要決定品項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,色色都想嚐一些,但又怕買得混雜了自己都鬧不清,照慣例買了芝麻和花生,又買了沒嚐過的紫米和抹茶口味,嚐嚐鮮。但是太緊張了漏買桂花滷,很輕易的原諒自己了。
我從小就愛看小攤子現做食物,像是車輪餅的攤子,可以一站二十分鐘,當然也不會錯過這現滾元宵的好戲。
內餡已經備妥了,兩人合力把餡球平均地攤在已經裝了元宵粉的竹篩子上,滾了起來。
滾個幾回,使用巧勁一拋,將元宵抖進鐵絲蔞子裡,然後迅速的過水,再丟回竹篩子上續滾。
工讀生見我在一旁拍照,問我要不要親手滾滾看?我興奮的說:「可以嗎?」工讀生笑答:「當然不行!」玩我~~好樣的~~
然後再重複這樣的滾和過水的流程數次,待元宵大致成型,再灑上一旁另裝一袋的粉。我好奇的問:「那是什麼?」工讀生說是修飾粉,比較細的糯米粉,讓元宵的表面圓滑,賣相好看。
回到家之後給他們排隊拍照,買了這麼些不是全自己吃,是要送人的。
下水煮了之後,顏色更是鮮豔!其中尤其欣賞的是抹茶口味,內餡是豆沙,綠色的外皮和黑色的內餡不僅配色好看,口味更是清雅!抹茶的香氣會在口腔裡面蕩漾,十分銷魂!紫米的則是花生口味,糯米的紫紅和花生的土黃形成大膽的對比,口味也是絕佳。
沒有桂花滷,所以吃的時候留了一些滾水在碗裡,灑上一些鹽,更爽口了。
元宵之後,年也就過了。
留言列表